常金花劝她几句没劝动,也没再说什么,孟晚干脆就没劝她。
雪生搬了凳子到外头,大家凑齐了一起吃饭,也没什么同桌不同桌的顾忌,都坐到一起去吃。
孟晚同宋亭舟说:“明日你们去瑞丰楼怎么也要晌午,早起便先带着雪生去户房把户籍给过了吧,尽快办好了也省心。”
虽然料定同庆班短时间内不敢回昌平府来,但世事无常难保意外,还是将雪生户籍过到宋家才安心。
宋亭舟起身添了碗饭,“好,但去的早了户房也不见得有人,先忙完家里的买卖再去不迟。”
常金花说他:“如今家里的人多着呢,还用你操心买卖?你就只管读书就成。”
若是以前,宋亭舟不会接她这样的话,该做仍旧照做,今天却迟疑了一瞬,点头了。
饭后孟晚又嘴甜的让常金花休息,他们四个收拾点碗筷还不简单。“娘,大热天的你做饭都够辛苦了,快歇着让我们来吧。”
等他们收拾好碗筷等,各自洗漱回房,他们房间的书桌长长一条,孟晚与宋亭舟各占一半,桌下是几箱子没处放的书。
房间还是太小了,装衣物的柜子再加上这么个大书桌连转身都难。
孟晚在这头临摹他的字帖,那头宋亭舟阅读他的书册,油灯点了两盏,夜深人静,巷子里各家门前树上的蝉鸣声不断。
孟晚临摹完了几页小楷,放下笔杆甩了甩酸痛的手腕,小楷的字需要小而整齐,因此他刚才写的时候格外专注费力,这么一看时间已经不早了,油灯里的油都耗费了不少。
孟晚站起来简单整理一下桌案,然后扭头看向一旁的宋亭舟。
他那头的桌上摆着的书册纸张更多,依着屋墙摞成高高两座书山,从孟晚这个视角看他的侧脸线条优越,下颚紧绷无须,高挺的鼻梁上有个轻微凸起的驼峰,眼睛半垂着,睫毛不长却浓密。
此刻正捧着今天买的注解,边看边细细的往纸张上记录着什么,油灯暗了也不知道添。
孟晚提起角落里的油壶往两盏灯里各添了一些,府城的平民百姓多用桐油点灯,一百三十文一斤,倒也不算贵,只是听说有比桐油好上几倍的苏合香油,不但火焰明亮又无烟气,还散发着一股清香味儿,不然明日去油坊问问价钱。
他将自己那盏灯也移到宋亭舟那头,明亮的光照让宋亭舟眉目舒缓不少,“写完了?”
孟晚站在他旁边劝他,“嗯,你也是,读得太晚对眼睛不好,人也疲惫。”
宋亭舟合上书本,将手上的毛笔放在笔架上,揽住孟晚的腰把他抱进怀里,“我记得,在村子里住的时候你也这么说过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