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说李嬷嬷不知道辛九娘让她这样做的用意,但是理确实是这么个理。
苓姨娘却不以为然,在她心中自家儿子自然是极好的,不过是缺个身份罢了。
陈家想将女儿嫁给辛绥安,可是她的儿子也到了娶妻的时候。
在其他上面辛华英已经比辛绥安差上许多,苓姨娘并不想让辛华英在娶妻这上面也要差上辛绥安。
她一定要为他的儿子好生谋划。
陈家女儿的身份自然是极好的,父母都是当地的望族,两个姑姑一个是皇妃,一个是王妃,若是自家儿子能将这般姑娘娶回家,以后的前程自不必说,说不成还要远远的越过辛绥安这个大少爷。
苓姨娘的眼中这才有了几分光彩,望着李嬷嬷道:“你费心了,等明儿我定会让外院的徐管家好生关照你儿子的。”
李嬷嬷笑着说“不必”,内心却多多少少有些嗤之以鼻,她是府中的老人,不在乎那些蝇头小利,若非当初被苓姨娘威胁,她也不定能看上这个小小姨娘,再到后来被拖入到大夫人和苓姨娘之中,不求独善其身,只是想如今她为着大夫人做事,往后大夫人能念着她的好。
毕竟这府中以后终究是大少爷的天地。
苓姨娘匆匆赶回房中,百般思量如何要让陈家姑娘能看上他的儿子——她也知晓以辛华英的卑微身份,陈家夫人定是不会看上的,所以就只有从陈水月身上下手,毕竟是小姑娘,见过的事情不多,随便将她哄开心了就不会想身份上那许多事。可是苓姨娘不觉的又犯了难,便就是那陈家姑娘也不是她小小姨娘能见得上的,更遑论让陈姑娘看中她的儿子。
这百般为难的困境却在三日后得到了解决,她身边的小丫鬟听说,因着再过几日辛绥芳便要出嫁,辛九娘便想着姐姐在府中这最后几日,不妨高兴些,便为辛绥芳举办了场送别宴。
且还专门请了陈家姑娘。
话传到苓姨娘的耳中,苓姨娘不免小觑说:“大姑娘以前又不是没嫁过人,倒整的如今这般依依不舍的模样,人还当她是小姑娘呢。”
心中自也有许多不平衡之意,嫡出的姑娘就是二嫁嫁给的也是谦谦君子,偏她的六姑娘成了如今这境地。
对辛采菲的怜悯自抵不过苓姨娘要为辛华英谋划的心思。
不由又愤愤想:九姑娘办了送别宴,却将并不相熟的陈家姑娘给请过来,别是为了让陈姑娘同大少爷两人培养感情来的,不行,她得为辛华英也创造创造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