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图阁大学士和汝南王就两首诗的优劣产生不同意见,各执一词。读书吧

      “此诗写雪景,用碎琼乱玉指代雪,生动形象,比喻极妙,本王以为这首诗更优,有拔头筹的潜力。”汝南王道。

      龙图阁大学士却是摇了摇头,道。

      “汝南王此言差矣,碎琼乱玉虽美,但仅止于此。”

      “此诗中的杨柳依依,杨柳管别离,依依则有依依不舍之意,二者结合,不仅美矣,且交相辉映,所以我以为,还是此诗更妙。”

      就在二人各执一词时,谢谦将一张纸递到两人眼前。

      “两位不妨看看这首诗。”

      谢谦是大晋诗魁,论诗词造诣在他们二人之上,见谢谦这么说,两人都很给面子放下争执。

      “日暮群山晚,云归众雁暝。”

      “秋风催木叶,何处问归期?”

      “木叶?”

      汝南王和龙图阁大学士很快提炼出这首诗的核心意象。

      “木叶暗示了“木”的颜色。一般“木”的颜色较黯淡,且在触觉上更干燥,于是“木叶”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。”汝南王分析道。

      “木叶给人以落寞之感,营造凄清之氛围,不错。”龙图阁大学士也是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  “木叶此意象极妙。”汝南王和龙图阁大学士对这首诗交口称赞。

      “现在便是日暮时分。”谢谦又道。

      没错,现在正值黄昏,岚山上,日沉西山,暮色如烟。

      此诗正契合当今之时。

      “此诗中“木叶”意象运用精妙,且寓情于景,恰逢其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