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灾难中的自私,是否应该受到谴责]

    李梦纾顿了顿,神色认真地落笔作答。

    “趋利避害乃人之天性,要求一个人于灾难中行大义之举,本身是压抑人性的。然正是因为有人压抑本性的自私与恐惧,方才会有了英雄。”

    “学生不才,难论其对错,然自私者同样是灾难的受害者,学生未必会谴责其所作所为,但定会高歌钦佩英雄之大义。”

    答完这道题,李梦纾忽然理解为何此卷名为“思想道德修养”,又为何不计分数了。

    她隐约领会到太子妃出题背后的深意,愈发认真起来。

    东阁楼中,顾翰墨看着眼前的题,也微微失神。

    [远离故乡在外求学,报喜不报忧,是否为孝道]

    这道突然闯入视线的题,一下子敲击了他的心脏。

    掐指一算,约莫有四年不曾归家了,也不知母亲独身一人在凉州可还安好。

    父亲早亡,是母亲靠着卖豆腐将他一手辛苦地拉扯大。

    本以为被夫子引荐入北麓书院,将来定然前途光明,却硬生生让他混成了被逐出书院的下场。

    让母亲一个人被瞒在鼓里这么久,是他这个做儿子的不孝。

    【作者君:二更晚些发,大家早点睡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