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是自然,只不过此举还有别的用意,你年纪小,还不懂得其中利害,只需知道反对靖王夫妇建造书院的人不在少数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李右相捋着稀疏的胡子,眯了眯眼睛。

    “到时候也用不着你出头,自会有人冲锋陷阵,你跟在后面展露展露才华,为李家博些美名便可。”

    随后,他叫来账房几个孙子孙女,细细地说了此事。

    “待那清懿书院设立后广招学子,我们李家学业拔尖的儿女们都要参与踢馆,那会是个名扬京城的好机会。”

    李元绍已及弱冠之年,对踢馆事宜的用意体会更深。

    看了草案之后,他心里是佩服靖王夫妇的,这二人心有大才,胸有大志。

    倘若他也是那芸芸百姓中的一员,定会为此心潮澎湃,热烈追捧。

    但他是李家人,这做法触及了李家的利益。

    倘若真叫清懿书院开下去了,那他们在朝中的势力和影响必然会受到影响,这是任何世家都不想看到的事。

    李元绍浓密的眉毛打成结,“可清懿书院的动静闹的那么大,引得诸多学术巨擘与名人纷纷声援,咱们踢馆能成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