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过了五天,除了死了三只,这一批鸡苗还剩下三十四只,而且看上去都很精神,经过一家人的商讨,决定这第一批鸡苗都卖出去,镇上一只鸡苗六文钱,他们家不用运到镇子上去卖,就定五文钱,同村的倒是可以再便宜一文钱,就算都按照四文钱卖,那也有一百三十六文,而他们买种蛋只花了二十五文!
就算加上柴火费,四十文也够了,来回一个月就能赚九十六文!
“咱们先攒点钱,把鸡棚盖起来,等到秋收后,再盖庄子围墙,明天我就放出话去,让大家可以来咱们家买鸡苗,再收一批种蛋,这一回咱们孵它个一百只!”柳巧娘这几天又收了一批到蛋,其他人只当她宠儿子,毕竟分家后没分到鸡,宝儿又是个要精细养的孩子,以前就要隔三岔五买鸡蛋补身子呢。
“娘,不如这次孵两百吧,就算附近村里人不要,也可以卖到镇上县城里,镇上跟县城都有做这个的贩子,有些商贩有自己的牛车驴车,可以带去更远的地方卖,这样倒省了我们力气了。”
“这,人家能要么?再说,我这刚开始孵的,就成功了一回,万一后面没成......”
赵丰年明白巧娘的顾虑,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温度计,他只告诉了巧娘炕上的温度保持在让手温暖却不过烫,其实多少有些模棱两可,就这样巧娘都能孵出小鸡来,离不开她的细心与耐心。
但是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,他相信巧娘应该可以,就算失败了,如今他们家也承担得起这份损失就是了。
赵丰年将自己的分析告诉夫妻俩,巧娘顿时眼睛都亮了。
“那就定二百!听咱宝儿的。”
就算卖不完,他们自己留着就是,说好的要养着下鸡蛋,回头能给儿子补身体,还能卖鸡蛋呢。
赵来贺眼瞅着母子俩你三言两语就定了二百的鸡蛋,有些咂舌,心想着抽空得去趟山上,多弄点竹子来编笼子,不然后面鸡多了,他们家的竹林怕是不够使,等赚了钱围墙做起来,后面就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