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明:“我们很累,当然是高级餐,如果能加几个菜的话,那就更好了,价钱另算。”
经理:“好,除了高级餐的本份,另外加三个荤菜,一个素菜,这样可以吗?”
李明:“谢谢!价钱你们说多少就是多少,就这样!”
经理:“你放心,我们不会多要价的。”
中餐、晚餐不用操心了,一个人的伙食标准一天五块钱,早餐一块,中餐、晚餐各二块,十个人一天五十块钱的伙食费。
其他的人啧啧称贵,每人一天五元,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元。相当于一个人吃掉了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,太奢侈了。
但李明觉得很实惠,又合算。送饭上门,节省了许多时间,是以小搏大,值!
第二天忙到天黑打烊,反而比一天多销了不少。晚上清点现金,万以下的零数不算,共收四十五万元整。考虑到银行下班关门就没存银行,李明要张玫带着四个女员工去出租屋睡,把钱锁进保险柜,自己和四个男员工守店。
第三天……第七天都是这样忙着,最后一天刚刚好把货物全部批发完,还有一小半顾客没有批到货。
李明抱歉地说:“各位老板,货已经全部售完,今天对不起了。我们马上就去进货,七天后照常营业,优先你们这些人,请把你们的名字留下来。
七天之后,商品的品种会多几倍,你们最好是把希望批到的商品写下来,我会满足你们的需求,请准备好现金,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。”
没有买到货的顾客抱着对下次的希望留下了自己名字,写下了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名称。
黎明把这些人所需要的商品看了一下,惊讶地发现竟然基本上都一样,小百货里主要是尼龙袜,塑料拖鞋、锦纶背心……大百货里以单车、电风扇、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居多。
这些张镇的商店老板和小贩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,最接地气,对百姓需求最清楚。顾客们不是不知道淅省的批发市场,是因为他们都是小本经营,没有那么多的本钱,没资格在那样的大市场进货。
李明第一次次在浙东大批发市场,所带的一十五万元钱就只够进进几个种类的商品里,若是要多进几样商品,就等于是零售,没有价格优势,连车旅费都要亏。
也就是李明有其独特经营的眼光,才会只买了三四样货物。一般的商贩是要求品种齐全的,因为这样才能能够满足较多消费者的需要。
说来说去就说到了命运,如果不是专买钮扣,一十五万元要买多种商品的话,那就碰不到专营纽扣的汪玲,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一连串事情了。
李明暗道:“自己做对了,也许是运气到了,初下水的雏鸭歪打正着,就有了接连而来的鸿运当头。”
每批到商品的顾客都走了之后,十个人关起门来清理现金,零数不算,七天的总营业余额共计二百二十二万五千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