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霭笑道:“做人要知恩图报,人家帮了你,我怎么能不替你还这个情呢。去吧,照我的话做就是。”

    汪玲连连答应说“好!”

    比起汪玲来,李明更震惊,五六十万的货啊,人家就这样白白借给了他。

    最让人震惊的这种借可不是一般的借,两个素不相识的人,相距一两千里,没有履行任何法律手续。借走是一句话,谁知以后会不会还回来,也许打水漂了呢?有大半的可能就是白送了!

    震惊过后便是感动,李明眼含泪花,说话都发抖:“谢谢汪老板,这个提携之恩,我铭记在心,大恩不言报,日后必报!”

    汪霭暗喜,一脸满意地说:“李明,有你这句话就够了,我相信自己的眼光。”

    李明从汪霭的这句话里好象听出了另一层意思,不由暗自惊喜,在心里对自己说: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。这个女人隐隐约约有与我合作的意味,把这些货赊给我,就是在考察我的人品与经商的实际能力。

    如果我做的好,经的起她的考察,以后就有望成为她的合作伙伴。只要与汪霭结成合作伙伴,日后的道路就能走得快很多,登顶之路就会直很多,近很多。

    踏破铁鞋无处觅,得来全不费功夫。李明暗自庆幸,运气真好!

    王玲听着两人半哑谜式的对答,知道他们两人在深层次的交流,好像是知音式的对话。

    汪霭吩咐好了之后,满足地说:“你们走吧,我要休息了,李明,下次来进货,一定要来看我!”

    李明感激地笑道:“下次来进货,必定是还钱之日,也是讨教之时,我相信要不了多久。到那个时候,王姨的身体到那时也恢复了很多,也就有精力与我说一会话了。”

    李明、汪玲不宜过久打扰病人,在护士的催促下,就告辞出来了。

    天快黑了,华灯初上,二人走到了公交车停靠上下点。

    汪玲说:“李明:今天你是回不去了,明天晚上走吧。今晚上我给你在市场附近的招待所开个房间,然后到我的屋里去聊聊天。

    明天上午,我把市场的生意委托给同伴,与你清点交割货物,然后打包托运。做好这一切之后,晚上你就可以坐列车回家了。”

    李明:“招待所就不用住了,太贵!我在原来的那个小旅社住就行。现在身上没钱了,无所挂忧,会睡的很踏实。”

    汪玲:“做生意的人不能对自己太抠,你这样做是虐待自己,明白吧。听我的,住招待所,不就是三十块钱吗,我出!”

    李明肉痛地说:“三十元啊,学徒工的一个月工资。我住的那个小旅社,一夜收一块钱还心痛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