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微微皱眉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,“你且细细说来。”

    魏征不慌不忙,有条不紊地说道:“陛下,当日明王虽犯事,但臣观其在朝堂之上的表现,不像是犯下奸杀朝臣家眷那般大罪之人,其中或许另有隐情。”

    “再者,小女既已嫁与明王,夫妻本是一体,理应同甘共苦。”

    “臣想着,让小女陪伴明王前往西域,一来可在生活上照料明王,二来也能在旁观察明王的品行。”

    此话逻辑清晰,情理恰当。

    但李世民却冷哼一声,“哼,你倒是想得周全。可如今李凌在西域拥兵自重,与朕叫板,你又作何解释?”

    魏征微微低头,语气诚恳地说道:“陛下,明王在西域的所作所为,确实出乎臣的意料。”

    “但臣认为,明王或许只是想在西域证明自己,并非真的要与陛下为敌。”

    “他如今能在西域立足,且击败龟兹、乌孙联军,说明他有一定的能力和谋略。”

    “若陛下能放下成见,或许可将明王召回,为大唐所用。”

    此时,长孙无忌在一旁开口道:“魏大人,这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啊。李凌连程咬金将军都敢俘虏,还公然与大唐为敌,如此行径,怎能轻易饶恕?”

    魏征看向长孙无忌,神色严肃地回应:“长孙大人所言不无道理,但如今的局势,对大唐来说,或许是一个契机。若能将明王招安,不仅可壮大我大唐的实力,还能向西域各国展示陛下的宽厚与仁德,彰显大唐的威严。”

    其他大臣们听了两人的争论,也纷纷开始小声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有的大臣赞同魏征的观点,认为李凌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,若能为大唐所用,必是一大助力。

    而有的大臣则站在长孙无忌这边,觉得李凌的行为不可原谅。

    必须予以严惩,否则难以服众。

    李世民坐在龙椅上,听着大臣们的议论,心中也在权衡利弊。

    他的目光在群臣之间来回扫视,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李凌的崛起让他感到意外和不安,但魏征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