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平关乃是汉中东面的屏障,依山修建,极为坚固,一千兵力驻守,足以防御数倍之敌,也正是因为掌控了阳平关,因此张鲁才能够如此有底气。可是如果刘烨倾尽关中之兵猛攻阳平关,到时汉中主力南下上庸,如何抵御汹涌而来的关中大军?
“刘烨会同时攻打上庸和阳平关?”张卫嘀咕道。
“二将军,正是如此。”阎圃解释道:“刘烨此人战争风格向来这般,美稷之战、邺城之战,无不是一战定乾坤,如今凉州军兵强马壮,刘烨既然对我汉中动了心思,绝对想着一鼓而下,怎么可能会只出动一路军马,与我军纠缠呢?”
“那…那怎么办是好?”
张鲁顿时慌了神,黄豆大小的汗珠从额头上滚滚滴下,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。
“师君,莫不如降了吧?”一旁默不作声的杨松忽然道。
“投降?”
“大将军威加海内,兵多将广,粮草丰足,坐拥六州之地,而我汉中不过区区两郡之地,即便是穷兵黩武,又如何能与大将军抗衡呢?”杨松劝道。
张鲁没有说话,而张卫则是勃然大怒。
“好你个杨松,却如何能劝降我兄长?尔等若是降了,尚可为臣子,兄长岂能有活路?”
“师君,降了倒也未必不可。”阎圃沉闷道。
张鲁大吃一惊,盯着他道:“阎功曹,你也劝某投降?”
“是要投降,不过却并非眼下。”
阎圃侃侃而谈道:“若是我军现在就屈膝投降,不免为刘烨看轻,因此我军应该坚决抵抗,消耗凉州军实力,然后再请降,到时不光是颜面上好看许多,而且刘烨不敢看轻师君,待遇自然不一样。”
“我教教徒遍布两郡,视师君为精神领袖,为了稳固二郡统治,这刘烨也必定要重用师君,到时候不过是名义上臣服而已,何乐而不为呢?”
听了阎圃这话,张鲁不由得点了点头,而杨松眼中却闪过一丝嫉妒,同样都是劝降,怎么待遇这么不一样呢?
“嗯…阎功曹说得很有道理,看来非要如此不可了。”
张鲁思索一阵,最终做出了决定。
“张卫何在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