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四十八年,出海的商队满载而归。
在听到西方发展已经远超大清,西方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远高于大清百姓时,康熙心中有些破防。
于是这日玉檀见到康熙时,就发现一向运筹帷幄、胸有成竹的帝王身上竟然难得的带了些许丧气。
玉檀知道今日是康熙派出去的商队入宫觐见的日子,她猜测康熙应该是被刺激到了。
她没有主动开口,她知道康熙自己可以想明白。
她只坐在一旁倒了杯茶,静静的喝着,也陪着他。
果然,一刻钟后,康熙起身来到了玉檀身边。
他的心中依然有些难受,他在位期间做出这么多功绩,可他从未料到,大清竟然会被西方蛮夷超过。
他不想大清落于人后,他不得不做出些改变。
玉檀放下茶盏,起身来到康熙身边。
康熙将人拉住坐到自己腿上,才将头埋入玉檀脖颈间,闷闷地开口,“玉檀,大清绝不能落于人后。”
男人灼热的呼吸打在玉檀的脖颈间,痒痒的,可玉檀对此时的康熙生了一些爱怜之心,便硬生生忍住了。
她伸出手将人抱住,柔声道:“玉檀相信皇上。”
丧气不是康熙的性子,他想明白之后,雷厉风行的开始了后续的计划,接连派了许多商队到西方去交流学习。
各位阿哥和朝臣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。
可他们还未有所动作,便被康熙安排了许多差事。
康熙如今发展大清的心十分迫切,整日忙得像个陀螺。
因此,他更加看不惯朝中那些只会结党营私,尸位素餐的大臣。
他借机将那些国之蛀虫换了下去,重新提拔了一批能干实事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