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乌俱乐部文学世界>修真小说>陈胜大泽乡传奇 > 五、莫名消失的吕方
    始皇帝对子女的教育及各方面的安排是非常严格的。

    他知道,秦国不能出任何一个昏君,一个昏君足以摧毁一个国家,并导致万劫不复,任何一个继承人都必须非常优秀。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,国力超过秦国,但一个不肖的儿子就让赵国国力衰微。当年楚悼王启用吴起变法,多么的兵强马壮,但楚悼王一死,吴起改革的成果就化为流水。

    大秦,一个曾经的边疆小国,积贫积弱多年,自从秦献公开始,经秦孝公、秦惠文王、秦武王、秦昭襄王、秦孝文王、秦庄襄王,直到始皇帝时期,又经过十年的统一战争,秦国才最终统一天下。

    从秦献公启用墨家相里勤、继任的秦孝公启用商鞅为秦变法开始算起,秦国统一天下一共用了八位秦王的兢兢业业和克勤克俭,合计一百三十五年时间才最终完成。如果中途出任何一个无能的秦王,秦国不会有今天。

    对于大秦帝国未来的继承人,始皇帝,他的心中并非没有权衡与考量。对于帝国的未来,他比任何人都更加忧心忡忡,因为他深知,一个错误的决定,便可让这庞大的帝国顷刻间风雨飘摇。在众多的皇子之中,扶苏与胡亥,如同夜空中最亮的两颗星辰,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,让他难以抉择。

    长子扶苏,刚刚年满三十,温文尔雅,性格柔软,心怀仁政,深得民心。他行走于民间,体恤百姓疾苦,每一次赈灾救难和化解帝国事务的麻烦,都让他的名字在百姓和官员心中生根发芽。他的优势,在于那份能够凝聚人心的力量,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不懈追求。他的弱势,就在于他过于仁慈,行事瞻前顾后,不够果断坚决。

    而胡亥,尽管比扶苏年轻十岁,却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才华与魅力。他机智过人,行事果断,年纪轻轻就为复杂的帝国事务解决了不少棘手的问题。胡亥的可取之处,在于他那股不畏艰难、勇于开拓的精神,以及对权力的敏锐洞察与精准把握。在始皇帝眼中,胡亥如同一把锋利的剑,或许能够勇往直前,所向披靡,但是也容易划伤稚嫩的帝国自身,带来难以把握的风险。况且胡亥,过于年轻,贪玩、好色、急躁、反复无常,处事有时不知轻重,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磨砺。

    然而,这两位皇子各自的优缺点,必须放在现时复杂的政治背景之下综合考量与权衡。帝国刚刚统一不久,六国皇亲贵族中反秦势力此起彼伏,扶苏主张的心怀仁政可能面对反秦势力时手足无措,胡亥喜欢的严刑峻法又可能刺激六国百姓铤而走险。如何把握这个度,一直让始皇帝心力交瘁,因此未来继承人的选择也让始皇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。

    他确切地知道,如果上天再给自己二十年时间,让他把郡县制官僚体系全部理顺,把帝国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,大一统的管理体制真正到位,届时天下真正太平,再选择扶苏作为继承人,他会带领大秦帝国进入繁荣昌盛的美好时代。若自己天不假年,天下未平,选择扶苏可能就具有极大的风险。而选择胡亥,他可能有足够的手腕镇压六国反秦势力,但他过于年轻,心性未定,还需要时间打磨,过早把大秦帝国交给他,也是一场巨大的赌注。无论如何,希望上天垂怜,能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把帝国事务处理得更加如意才是最理想的选择。夜深人静之时,他常常独自徘徊于宫殿的长廊之中,心中反复思量,却始终无法做出最终的决断。

    始皇帝共有儿子二十三人,女儿十人。不论多少大臣如何劝解,始皇帝从来没有考虑设立太子之位。公子扶苏尽管是长子,但他一直也只是和其他公子一样,没有太子待遇。

    因此公子扶苏一直以来的谨小慎微是有道理的,他知道,始皇帝比较宠爱的儿子除了他扶苏之外,还有胡亥、公子高、公子将闾等,他们个个文武兼备,聪慧绝顶。

    他知道始皇帝是怎么想的,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贤能、更睿智、更优秀,真正能够担当国家重任。

    可最近的事情却让他有点焦头烂额。

    因为此时他正忙于筹备第二届诸子百家大会。

    听前期始皇帝传回来的圣旨,始皇帝这次巡游,下令拆毁了魏、韩、赵、齐等国修筑的堤坝以及阻塞交通的关卡城堡,解决了七国混战时“以邻为壑”、将黄河泛滥引向他国的问题。

    此外,始皇帝还视察了大秦北部地区,视察了渔阳、上谷两个重要的军事阵地。

    在燕地,始皇帝遇到了一位阴阳家的著名方士卢生,听说卢生不仅会炼仙丹,而且还善于算卦。在始皇帝让其推算大秦帝国能有多久的时候,这位卢生找出一本神仙给的天书,说“亡秦者,胡也”。始皇帝对此深信不疑,因此还在巡游的路上,就下达皇命,令蒙恬发兵三十万驱逐匈奴。

    此次巡游,另外还有一件令始皇帝很开心的事,说是始皇帝经过赵地和燕地之时,两地的诸子们对两年前由扶苏操办的第一次诸子百家大会称赞有加。

    第一次诸子百家大会由公子扶苏负责操持,始皇帝因为不感兴趣没有参加,对过程和有关情况没有过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