赖瑾笑道:“那边的奶母嬷嬷都预备了一大堆,怎么还能劳累太祖母。只不过是那边的风水很是养人,花红柳绿景色明媚,太祖母一定会喜欢的。”
赖嬷嬷犹豫片刻,开口说道:“这件事情须得同你两位爷爷商议一番,才好下定论的。”
赖瑾点了点头,赖大乃是一家之主,赖升也是上了年岁的长辈,这自然是应该的。
于是众人不觉把注意力又转到了南边的风土人情上,大家说了几句闲话,赖瑾起身告退。
出了正房,赖瑾顺着抄手游廊一直走到劝学斋,只见赖瑜正捧着一卷书卷在案前苦读。赖瑾微微一笑,上前说道:“大热的天儿还想着读书,瑜儿果然刻苦。”
赖瑜嘿嘿一笑,将那书卷合上在手里扬了扬。赖瑾定睛一看,却见是一本《西海异国志》。赖瑾莞尔一笑,开口说道:“这本书好,好歹是讲的实事,我倒是觉得比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虚文好多了。”
赖瑜有点儿兴奋的连连点头,开口附和道:“古人云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方才能有远见卓识,立大智慧。以前一直在我大业境内,就以为泱泱天朝,国土千万已经很是了不起了。却没想到在大业之外,天底下竟然还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国家和民俗,当真是大开眼界了。”
言毕,又有些叹服的说道:“要是什么时候有机会能亲自到这些地方看一看就好了。”
赖瑾微微一笑,开口说道:“事在人为。倘或弟弟真的有这个志向,那以后就定然会有这个机会。”
赖瑜眼睛一亮,神色越发憧憬。
赖瑾迟疑片刻,开口说道:“虽然圣旨还没有下,但是圣上已经流露出了些许意思,大抵明年开春我们就要去西海沿子赴任。你这边的功课可有问题?”
赖瑜很是自信的勾了勾嘴角,洋洋自得的说道:“放心罢。我如今可是连举人都过了的,课业自然是没有问题。要不是你和师傅执意叫我韬光养晦,想必明年二月进士及第也在意料之中。”
赖瑾听到这个就是一阵苦笑。原本众人都商议着说赖瑜年岁太小,等到过个五六年再参加科举也不迟。岂料这小子表面答应的痛痛快快,结果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,自己偷偷摸摸下场考了会试,一个月前发榜传唱,竟然中了会试第二十三名。如今已经攻破了赖瑾的记录,成为大业朝有史以来年岁最小的举人了。
可是少年显名,虽然志得意满。但不知将来会否伤仲永矣。
小家伙看出赖瑾的若有所思,嘿嘿笑道:“哥哥不必担心,我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老成之举。且忖度着与哥哥一道去西海沿子之后,那边风情水土与京城大有不同。我少不得会花费一段时日去适应。且薛大哥哥同我说那边好吃的好玩的太多了,我也怕自己一时贪玩却忘了读书,所以只好先考过会试有个举人的身份。省得几年之后荒废学业连举人都考不过去。”
“谬论。”赖瑾摇了摇头,忍不住开口说道:“如果你真的荒废学业,即便是考过了举人,也未必能考中进士。”
赖瑜不以为然的耸了耸肩膀,随口说道:“我问过师傅了,考进士和考举人并不一样。进士文章更注重策论的实用性。不像举人会试,考基础的东西比较多。”
言毕,有意转移话题道:“话说一转眼也将近两年的功夫了,也不知道沈大哥在西海沿子过的怎么样。他是不是特别想哥哥?”
赖瑾没好气的瞪了赖瑜一眼,开口说道:“前儿才来的书信,你不是也看了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