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画面感强就是有意境,什么表现力,表现力也是为了画面感服务的。”

    两波人争执不下,重新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讨论,主打一个谁也不服谁,他们刚来时见到的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形。

    他们吵了几句,随即又齐齐地把视线投向蒲潼,“蒲潼,你来评评理,我们哪边更有道理?”

    评个锤子,自己是哪根葱啊?

    蒲潼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,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,他现在才高中啊,也没太深入学古诗啊。

    “那个,要不我举个例子给你们说道说道,举个例子更直观。”他挠了挠头,只能随便说两句了,不然尬在这多尴尬。

    七人闻言点了点头,也不知道蒲潼能说个什么所以然出来。

    “以前有个私塾里只有两个书生,有一天讲课时窗外下起了鹅毛大雪,于是先生临时出题,白雪纷纷何所似?”

    大雪纷飞像什么呢?一个简单问题,其实也就是让学生来描绘这个场面,也就是写景。

    蒲潼不紧不慢,“第一个书生回答,撒盐空中差可拟。”

    “妙啊!”

    眼镜男生笑道:“把盐撒在空中,多有画面感啊,果然是画面感更重要一些!”

    “胡说,撒字生动形象,完全把大雪纷乱的样子描绘出来了,这是表现力更强!”

    眼见着两波人又要争起来,蒲潼当即继续往下讲。

    “先生笑而不语,示意让另一个书生回答。”

    争吵的几人顿时老实下来,想听听第二个学生的回答。

    先生笑而不语,这是不满意啊,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是已经很好了吗,这都不满意。

    他们倒是想听听第二个书生怎么说。

    “第二个书生看了眼窗外,说,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