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司令官,您必须马上撤离。”
沉闷的气氛中,一名参谋焦急地劝说道,仿佛被俘的下场远比逃跑更加不堪。
但萨姆索诺夫的反应冷淡至极。
“呵,撤离?负责开辟退路的亚历山大·布拉戈维申斯基(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ий,Александр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)的第六军团已经被马肯森的骑兵部队击溃,我们还能逃往何处?”
正如他所言,驻扎在第二集团军后方的俄军第六军团原本派遣了奇袭部队,企图撕开包围圈,为友军开辟撤退通道。然而,正在附近率领第十七军团发动攻势的马肯森立刻察觉到了这一点,迅速派遣麾下骑兵将退路彻底封死。
由于形势万分紧迫,德军并未等待威廉皇储或实际指挥第八集团军的鲁登道夫的命令,而是凭借“任务型指挥体系”的灵活性,果断做出决策。事实证明,他们的判断无比精准,这点从俄军众人愁眉紧锁的神色便可见一斑。
“若是派遣士兵吸引德军注意力,也许......”
“闭嘴!难道你想把无辜的士兵送入虎口,让我们这些人独自逃生?!”
“......别无选择。总得有人牺牲,不是吗?”
“我同样认为,与其蒙受耻辱成为德军的俘虏,不如尽一切可能活下去,为祖国谋求未来。”
面对参谋们这番冷酷无情的言论,萨姆索诺夫冷笑了一声,满脸讥讽。
贵族的责任与义务,难道都被他们拿去换取自己的苟活之计了吗?
可无论他心中如何愤慨,这便是俄国贵族的现实,也是俄罗斯帝国的现实。
事实上,相比于德国和英国那些主动奔赴战场履行职责的贵族乃至皇室成员,俄国的高级贵族——例如年轻的尤苏波夫公爵等人,仍然仗着权势和财富,在首都过着奢靡的生活,享受安逸。
“将军,事态紧急,您必须尽快做出决定。”
“......让我再想想。都出去吧。”
“是,司令官。”
萨姆索诺夫皱紧眉头,显然心乱如麻,挥手示意众人离开。
待手下们离去,他便抓起酒瓶,仰头痛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