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大年找到了方劲松的班主任郭康。

    他和郭康这是第一次合作,这个教学有两把刷子的老师,总是有些清高在身上。

    刘大年向来不愿意搭理这些“清高”的文人。

    起先郭康是没有同意的。

    他教了这么多年书,不说师德高尚,但是绝对是对得起为人师表几个字。

    更何况,方劲松这孩子,他真喜欢。

    可是,乔家给的太多了。

    五百块钱啊,足够他在镇上买个不错的房子了。

    要知道,郭康因为家里人多,住房面积也小,都三十好几了都没成家。

    毕竟就算是带孩子的寡妇,也不同意和郭家的老两口和七八个弟妹睡在一条炕上。

    于是,郭康同意了。

    他配合刘大年和乔家,神不知鬼不觉的扣下了方劲松的录取通知书,瞒下了方劲松考上的消息,又将方劲松的身份信息给了乔承业,帮助乔承业神不知,鬼不觉的进了师范大学。

    其实郭康也有过一瞬间的犹豫,但是他用这笔钱,买了个大院子,四五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,还有一方可以种菜的院子。

    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,床和桌椅俱全,还有新打的柜子,这就是他梦想中的家。

    有了房子,郭康又用剩下的一百二十多块钱,娶了一个刚刚十八岁的大姑娘,两条大辫子,白生生的小脸蛋,清秀还有书卷气。

    于是,那些个犹豫,那些个自责,都慢慢消失在了漂亮媳妇和大房子的幸福生活里。

    只有看着方劲松一天又一天努力读书的时候,郭康有些过意不去的规劝道:“实在不行就不要复读了,都说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嘛,回家种菜也是一条路子!”

    方劲松却坚持不认命,一日比一日更加刻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