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那段不愉快的插曲比起来,霍建国更关心苏眉的状态,他上了车还在劝苏眉:

    “就算考得不好也别难受,咱们大不了明年再来。”

    “额,好。”看到霍建国不信,苏眉也没有再多加解释,反正等考试成绩出来,一切都会真相大白。

    开着车,霍建国并没有直接回去,而是在原地等着,大院里还有另外三个参加高考的军属,考完了要坐霍建国的车回去。

    两人在车上等了一会,另外三个人便结伴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那三人分别是陆镇海的女儿陆昭,还有一个跟苏眉年纪差不多的军嫂,唯一的一个男同志名字叫匡远,以前苏眉没见过。

    听霍建国说,匡远在钢铁厂里做车间组长,听起来是个干部,但做的是流水线上很辛苦的工作。

    除了陆昭之外,另一个军嫂和匡远与苏眉一样,考的都是理工。

    这个时期的理工在学子里比较吃香,而苏眉,纯粹是因为后世学的就是理科,为了方便复习才直接选了她熟悉的科目。

    三人状态都很低沉,都在为这场与命运关联的考试担忧。

    车子走了一会之后,军嫂和匡远开始对考试的答案,两人都把自己记得,但是不确定答案的题目说出来,有时候他们互相解惑,有时候他们为选择了正确的答案欢呼,都不知道答案的时候,他们就沉默沮丧。

    坐在前排的苏眉看到两人愁眉苦脸,想了想加入了讨论的阵营。

    原本她只是好心解答一下,没想她才说完一个答案就一发不可收拾。

    另外两个人原本没把苏眉这个初中毕业参加高考的人当回事,听到她的答案才发现她的逻辑比他们都清晰。

    于是另外两个人讨论的时候,开始习惯性的问一嘴苏眉的意见。

    渐渐的,另外两个人发现,只要是他们回答不了的问题,苏眉都能解答出来。

    另外两个人一开始还只跟苏眉讨论当天最后的学科,讨论到后来,他们开始讨论起前几科的旧账,只要是不确定的,都拿出来问问苏眉的意见。

    霍建国开着车,一开始听苏眉和另外两个人搭话,还没有认真倾听,听到后来也是竖起了耳朵,他时不时的看看苏眉,眼神炙热。

    抵达军区的时候,三人几乎把考试里所有东西比较复杂的试题都讨论了一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