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乌俱乐部文学世界>玄幻小说>山村少年的逆袭路 > 第111章:理想和现实
    林晓华听完后,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:“李叔,可以试试‘合作社+订单农业’模式。酸野厂作为合作社的订单方,提供稳定收购价格,合作社组织村民种植,种植技术由我来指导,村民不仅可以拿租金,还能靠产量分红。”

    听完林晓华的方案,老李和苏小婉认真讨论了可行性:

    酸野厂不用直接参与种植,减少了管理压力;

    村民既有土地租金,又能通过分红增加收入,能提高参与积极性;

    林晓华负责技术指导,可以保证种植标准化,提高原材料品质。

    “这个方案听起来不错,但需要村民先尝到甜头,不然不一定愿意干。”苏小婉提议,“要不先试点一块地,等有了效果再大规模推广。”

    老李一拍大腿:“行!咱就拿东头那片荒地试试,先从20亩开始,让村民们看看实际收益。”

    村委会很快召开村民大会,由老李和林晓华共同介绍方案。

    会议上,村民们一开始还有些疑虑,但当听到酸野厂承诺以保护价收购农产品,同时土地租金分季度支付后,渐渐有人点头。

    “咱先试试,如果行的话再扩大!”李大爷第一个同意流转自己的土地。

    很快,20亩试点地块落实,林晓华带领村民开始清理杂草、翻耕土地,统一种上辣椒和豆角等酸野厂所需原材料。

    一个月后,第一批辣椒苗长势喜人,村民们信心大增。林晓华定期举办田间技术培训,村民们不仅掌握了种植技巧,还学会了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。

    李大爷看着自家地里的辣椒苗,笑着说:“我家这块地荒了几年,没想到还能派上用场!”

    苏小婉看到试点的成功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:“老李叔,这步棋走对了。下一步,就看怎么把模式复制到全村了。”

    尽管试点成功,但老李和苏小婉心里都清楚,这只是开始:

    更大规模的土地流转需要更多资金和村民信任;

    市场波动下,如何确保酸野厂和村民的利益?

    如何让合作社实现可持续运转?

    林晓华坐在村委会办公室里,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划动,勾勒着他的宏伟蓝图:农业集约化、乡村振兴、现代化农业发展……每一个词汇都饱含着他对五一村未来的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