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大唐来说。
高句丽的兵马多寡,其实并不太重要。
但这次是要灭亡高句丽,将东北、半岛纳入大唐的版图之内的。
要想顺利纳入,并且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反抗事件。
减少高句丽青壮是最好不过的。
李承乾就是要让高句丽大肆征兵,导致国内缺乏青壮。
从而减轻治理压力。
高句丽征兵,然后跟大唐打仗,被俘虏了,押送回大唐去修路,挖矿,搞基建什么的。
与大唐主动征发高句丽青壮做事。
那完全是两个性质的概念。
前者,你们这些俘虏是冒犯大唐,敢跟天唐作战的战犯。
你们是被强征来的?
那我不管。
我只知道你们不敬圣天子,冒犯圣天子天威,见到天兵天将,还不投降胆敢反击,还伤害了大唐将士的性命,你们罪无可赦。
你们是俘虏,就要有当俘虏的觉悟,要付出代价,要赎罪的。
后者,会引起高句丽不必要的内部骚乱与怨恨,同时在国内也可能引起一些议论。
因此把罪名骂名,都丢给高句丽方面去承担。
怎么也怪不到天唐的头上来不是。
要骂要恨,朝着高句丽贵族大臣,渊盖苏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