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星淡月,断云微度。

    都说饱暖思淫欲,可当下吃不饱,村民们自然没那些闲情逸致。

    此时方才三更天,整个靠山村已是灯火尽灭。

    整个村子的地势凹陷如盆,若寻高处看下去,就像一只束缚在牢笼中的困兽。

    兽首的位置低伏,朝着大灵山脚,呈叩拜之势。

    纵是夜里,那大灵山仍裹着抹不去的稠雾。

    山脚处雾气相对稀薄,随着夜风一吹,如波涛般滚动起来。

    一道石阶古道,渐渐便从雾中显露。

    那古道甚宽,约数丈,乃是从村口一直延伸过来的。

    古道尽头,设有一处祭台。

    台前的青铜法案上,摆着三牲祭品,插着碗口粗的香烛,

    皆是靠山村人从牙缝里挤出的供奉。

    后头立着一尊比成人高出数尺的山神造像。

    乃是泥胎所铸,竹篾和稀泥的胚子,头面粉刷着黑、红、青三色颜料。

    这山神爷的五官被捏咕的当真是一言难尽。

    两只眼左高右低,鼻孔一大一小,嘴是歪的,向后咧出平直的弧度。

    今夜,月冷冷照人。

    月光洒在这山神像的面目上,

    勉强照出个人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