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喜欢。”
“那你以后都用它喝水。”“好。”
第二天一早,大家都收拾好准备出门玩。
都说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
寒山寺因为这首诗声名远扬,因此,来了苏市,这里就是必须打卡的一个景点。
寺庙六点就不让游客进了,而且五点后不检网上的票,得去售票处买。
索性他们来的早。
林木郁郁葱葱,空气环境极好。
阿拉伯干的不行的空气和这里简直是两个极端。
“我觉得脸上润润的。”
“是不是觉得我们这边很好。”阮羲和语气里有自得。
“是,很好,怪不得可以娇养出阮阮这样钟灵毓秀的美人。”
阿拉义的成语就用的很浮夸,但是不妨碍女孩子听了开心。
“我们叫一个导游嘛?”
“不用,我喜欢蹭别人旅游团的。”阮羲和一向喜欢这么干,笑得跟小狐狸一样,拉着他跟在一个旅游团的后面,蹭导演,免费的东西就是好用。
这里的寺庙都很有韵味,倘若正赶上诵经,就能体验到那种连灵魂都被净化的感觉。
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中轴线。
寒山寺山门前面的石拱圈古桥是江村桥,桥堍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被称为照壁。
山门两旁有两棵古樟,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,右为枫江楼,左为霜钟楼,都源于枫桥夜泊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