炙(zhì),指的是烧烤,也指烤熟的肉。
有一个词叫脍(kuài)炙人口,脍指细切的肉;炙指烤熟的肉,比喻两种美食的制作方式,也指两种不同风味的美食。
吴国人喜食鱼脍,这就是脍的一种。
至于炙,与烧烤类似,但是又有所不同。
首先,炙没有细长的铁签子,用的大都是比筷子还粗的铜签子。
铜签子那么粗、那么长、那么大,细皮嫩肉肯定不行,必须得又大又厚才可以。
甚至切都不切,大块的肉直接炙烤。
这火候好不好掌握暂且不提。
就说这酱料吧,也就表皮给到了,内里肯定是不入味的。
而且,古代的调味品很少。
除了盐,也就芥末、茱萸、梅子、蜂蜜等少数几种,勉强凑够了“酸甜苦辣咸”。
而胡五、胡六的烧烤炉子旁呢?
雪白的细盐、琥珀色的蜂蜜、金黄色的姜粉、绿褐色的孜然粉、土黄色的胡椒粉……
更不用说老面神旗下的一系列酱料了。
这哪里是烧烤派对?
分明是调味品开会!
胡五、胡六不管那么多,他俩就是来干活的。
啥也不说,闷头开干。
两米长的烧烤炉上很快就摆满了各种肉串,鱼、鸡这种大块头放在旁边慢慢炙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