碰的时候,还得喊出吾乃关羽关云长、吾乃张飞张翼德、吾乃常山赵子龙之类的话语,仿佛这样就能给麻杆加持特殊力量,将其变成青龙偃月刀、丈八蛇矛、涯角枪一样。
谁要是喊错了,就算麻杆没断,众人也会一起给他抉(正音念jué,方言念quě折断、掰断的意思)掉,通常会有人咧着嘴哭鼻子。
三国派跟隋唐派还会一起约架,打着打着又会合兵一处,去干西游派。
那时候,不管天多热,都要在小T恤外面罩一个长袖褂子。
越大越好,通常会找哥哥的衣服。
也不穿,就是搭在身上,把袖子系在脖子上。
这样跑起来后褂子会飘起来,就像披风一样。
家中有姐姐的话,大红色的褂子最容易惨遭毒手。
披风帅气的孩子王们带着几个铁杆小弟且战且退,围着茅厕、麦秸垛、砖头堆打埋伏、打游击,一边打,一边寻找兵器补给和兵员补充。
就算太阳落山,还藏在草稞树洞里,念念不忘搞夜袭。
奈何,被父母找到,拎着耳朵提回家。
一群铁杆小弟悲怆泣曰:我大汉,亡了!
所以,古代人动不动上山为匪、落草为寇都是有传统的。
大人捆扎好的麻杆总会被从中心部分一根根抽出来,然后断成八截,铺了一地。
更绝的还能把麻杆从中间剖成两半,把里面的棉质芯完整的掏出来。
有这种手艺的,通常都是孩子群里脑瓜最好手最巧的,能当军师。
城里的二哈见了这些人都得磕仨个头,尊一声“你是真的狗”。
随着年纪增长,认识的名将越来越多,再也不会搞混这些人的名字、籍贯以及兵器。
却再也找不回拿着一根麻杆张飞野马的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的感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