邻里七嘴八舌,越传越不像样。
搞得大家人心惶惶。
于菲锦把后娘和郭翠云等人送上了法庭,就已经够震慑了,大家说着说着,“老于家那闺女不得了了,出去读了几年书,回来厉害的,把好多人都抓了起来,还让几个干部撤职了,还找了个城里的女婿。”
“是啊,我们好几个去听开庭的时候,那一看真是读书读出来的,所以说,读书还是有用。幸亏那年她自己跑了,这要不跑,跟着郭翠云那泼妇家,三个蠢猪儿子,她得过啥日子。”
议论纷纷,总归都认为读书有用了。
孟寻南后来给妻子的老家捐了一笔钱,用于修缮学校,让附近村寨的孩子们都有机会读书。
“不一定非要外出,但读书可以明理。”
回去的时候,看着路边早已和记忆中不同的山路,“可对待不讲理的人,明理只会吃亏。”
“你说的是死读书,脑子灵活点的都知道如何反击。”孟寻南驱车离开。
于菲锦想起了自己那晚的逃离,黑灯瞎火,只有天上一轮冷月为她照明。山路穿行,杂草丛生。荆棘划破了她的脚踝,那是她奔向自由要承受的代价。害怕遇到熟人,听到声音似惊弓之鸟拽着树根,藏在丛中。
是她认识山路,才得以走出。
一整夜,整夜没有停下。
那会儿的苦难,于菲锦好像记不得了,只是那一晚是她最难熬的。
熬过后,她就什么都不怕了。
“菲锦,当初帮助你的人是谁?”孟寻南忽然开口。
于菲锦震惊的看着他。
孟寻南平静的开着车,“一定有一个人帮过你。不然还是孩子的你,她们想抓你,只要去你的学校,或者报警,你但凡出现就有痕迹。”
于菲锦:“她过世了。”
这次轮到孟寻南震惊了,于菲锦:“在我考研那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