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斯藏中部,距离三角缺口三千多公里的地方,草木深深,数以十万计的绵羊如同皑皑的积雪一般遍布整个草原。而一头头牦牛,间杂其中,在牦牛和羊群之外,则是成群的野马。
这些乌斯藏高原特有的青稞马,一头头养得膘肥马壮,如同乌云一般,在草原上卷动。
自从西南之战之后,再加上陇西和北斗军的战争,以及最后一次怛罗斯之战,乌斯藏人损失惨重。特别是那一场瘟疫在高原上扩散开来之后,连体格强壮,耐寒、耐高原环境的青稞马也死伤无数。
所以自那之后,乌斯藏就开始有计划的休养生息,特别培养这些战马。除了草原上的野草之外,还从中土大唐购买了大量的黄豆,特地喂食。
在这种环境下,这些青稞野马大量的繁殖,对于乌斯藏来说这是一项重中之重。只要有足够的野马,乌斯藏就能够再次恢复生机,从战争的创伤中重新振兴。
至于那些损失的兵力:
——草原上茫茫的牧民每一个都是潜在的乌斯藏铁骑,只要加以训练,最快三到五年,乌斯藏又能够拥有一支庞大的初级铁骑;五到十年这支铁骑就会变得成熟,十到十五年以上,所有战争的痕迹都会被抹去,乌斯藏又会恢复成之前那个庞大的帝国。
这也是乌斯藏在漫长的时间中屹立不倒,不管遭受什么创伤总能迅速恢复过来,屡屡成为中原大敌的原因。
“快!全部给我加紧操练,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停下来!”
北风呼啸,就在这片草原上,一名乌斯藏铁骑的队长满面风霜,粗犷的面容有如钢浇铁铸一般,正骑着一匹刚刚驯服的野马,朝着一群身上还保留着牧民特征的新兵蛋子大声吼叫。
这名乌斯藏铁骑的队长,身上没有任何乌斯藏身份的标志,但是他的目光坚毅,那种浓烈的血与火的味道分明是从尸山血海般的战场中历练出来的。
兵儒之争中,周边诸国和大唐达成协议,各国一起裁兵,其中乌斯藏也裁撤了大量兵马。这些士兵并非是解甲归田,而是正好借着这波时机散发到了高原的各个区域,不但没有去放牧牛羊,恰恰相反,借着这段时间,将高原上各个部落,身体素质最好的那波乌斯藏牧民甄选出来,然后由这些身经百战,经验丰富的老兵日夜操练,想要借机训练出一支庞大的军队来。
——乌斯藏的军队不但不会缩减,未来只会更加庞大。
哗啦啦,整片区域,一根根代表乌斯藏的牦牛战旗在空中猎猎作舞,而随着一名名乌斯藏老兵的命令,整片区域上无数的乌斯藏牧民身上穿着初级的铠甲,手持弯刀长枪,在高原上呈梯形阵列不断地冲锋冲刺。
锵!锵!锵!
随着战马奔驰,蹄哒哒的马蹄中,一道又一道黯淡的光环,从这些奔驰而过的乌斯藏牧民脚下迸发而出。一道,两道,三道,这些光环彼此相勾连,互相共鸣震荡,在半空中隐隐显露出一道淡淡的光罩。
乌斯藏名闻天下的堡垒大阵已经初见雏形。
“你们所有人都听着,唐人就是我们永远不共戴天的世仇,想想我们乌斯藏帝国死了多少人,想想那场瘟疫,和现在都还荒无人烟,没有恢复生机的阿里王系大草原,迟早有一天我们要让他们付出代价!把你们眼前的这些靶子想象成他们,为了藏王,也为了我们所有乌斯藏人!”
高原上,一杆八九米的大旗下,矗立着一名乌斯藏的武将。他的目光凶戾,那洪亮的声音响彻整片区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