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看着她离去的背影,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挥挥手,示意侍卫将柴火送给一旁的小店。

    小店乐呵呵的收了,一边笑着道:“这老太今年六十了,耳朵有些背,经常在街上卖柴,寻常这么多,只要两文就能买,看她年迈,带着孙子不容易,这才给五文的。”

    康熙点点头,索性坐在店家的小摊上,叫他上几碗馄饨,一边慢悠悠的问着。

    “你们倒是心善,她家里头什么情况,怎的一个老太养孩子。”

    这么大年纪,合该颐养天年才是。

    “害,别提了,这是个命苦的人。”店主说起来就觉得唏嘘:“她这辈子,就养一个儿子,这儿子呀,也是个孝顺的。”

    “老来得子,原就宠着,后来长大了,品行也是极好的,还考上秀才,生的也俊秀,可以说一表人才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娶了个美娇娘,眼瞧着日子一天好过一天,谁知道呢,这婆媳同时病了。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,康熙总觉得似曾相识。

    “家里头的银钱,供着他读书尚且紧巴巴的,这拿药费钱,一时半会的,也凑不上。”

    “统共就够一个人的药资,这秀才就选了老娘。”

    一个人得救了,那个人就没了。

    暖和和的美娇娘,咳死在了冬日的夜里,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儿子,就这么没了。

    苏云溪听完沉默,这样的故事,放在现在,是一个孝子的故事。

    也是一个贫穷的故事,但凡家里头有钱,也不至于只治一个人。

    “可是这妻子的娘家有钱,那秀才顾着自己的傲骨,不肯去拿钱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呀,这秀才葬了妻,不等外家找上门来,便一夜白了头,没几日,也跟着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听着跟话本一样,谁能想到,活生生的发生了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