帐中一行人商议了一会,杨嘉抚须想了想,向另一人问道:“子义怎么看?”
那人三十岁左右模样,生得相貌堂堂,唇上蓄着短须,脸上颇有傲气。
他是郑元华的次孙,名字郑昭业,字子义,延光十一年进士及第,如今官任南直隶右参议。
这次之所以让杨嘉这个无能之辈督师四镇军马,其实是因为郑昭业官职还不够高,只好借杨嘉来督师。
此时郑昭业接过信,冷笑一声,道:“此事要看细节。”
“愿听参议大人高见。”孔有荣尖声道。
“王笑此子,我听温大人说过。确有几分手段?不可小觑。”郑昭业缓缓道?“他与周衍不和,两人吵了一架?最后双方互不相让。王笑离开济南?还抽调了德州的关宁铁骑去了莱州……呵,此事乍听之下?何等荒谬?简直让人难以置信。”
徐州总兵关明便道:“我也是这个意思,这样是他们的计策?轻举妄动?折损了兵马却也不好。”
郑昭业又是冷笑一声,道:“但往细里想,世间让人难以置信之事,总有因由。”
“子义此言何意?”杨嘉抚须问道。
郑昭业道:“王笑是故意的?他故意传出他与周衍不和的传闻?故意让何良远去劝说周衍不要示好。为的就是让这件事闹的越来越大,最后不可收拾。”
“这……怎么可能?”
“怎么不可能,诸君试想,一个能击杀奴酋的人,凭他的手段?怎么可能控制不住一个济南城?一边说要离开,一边又要买宅子?这根本就是在欲盖弥彰。”
杨嘉恍然大悟,抚掌道:“原来如此?子义高见。但这是为何呢?为了削周衍的面子,独掌大权不成?”
郑昭业又是“呵”地冷笑一声?道:“岂会如此简单?”
杨嘉表情讪讪然?却也只是叹道:“那是……”
“王笑已经得到消息?知道我们大军将要来攻了。”郑昭业道:“我等代表的是大楚正朔,十七万大军北上,气吞如虎,他知道的,周衍叛逆小儿敌不过,王笑只能逃。但他更知道,周衍弑杀君父,大楚英烈绝不可能放过周衍。王笑若带着周衍逃,只会被我们一路追杀。”
“所以,他为了自己能脱身,故作迷阵。作出是因为与周衍不和,最后被气走的假象。”
“呵,你们看探子打探到的消息便知道,他一面到处说自己要乘船出海,一面又在济南安家置业。旁人看来是怎样的?他想留,只是碍于脸面……呵,惺惺作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