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宴莞尔。

    包赚不赔的买卖可真的不多。

    她近日好不容易才寻着一个,突然又冒出来了另一个。

    确定了李知府接任工部右侍郎之后,调任的文书就立刻发往了临安城。

    算算时间,李知府应该已经在上京的路上了。

    现如今春暖花开,水路畅通,坐船从临安出发,能直抵京郊的通河渡口。

    比起元月时出发的定远侯府众人,肯定是快捷方便得多。

    至于李三揭那人……

    以温宴对他的了解,此人虽然有一根筋的时候,但一旦理顺了关系,心眼极多。

    当时,他能因巡按南下而迫温子甫和稀泥、别把与顺平伯府的矛盾闹大了,也能在发现温家与霍家能牵上线后,当即调整策略,把事情往对他最有利的方向办。

    李知府,现在应该说是李侍郎了。

    这位是官场上的人精,嘴上一套一套的,心里是个门清。

    他也不是光懂左右逢源,做官的本事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李三揭那篇讲水利的文章,温宴虽没有看过,但听霍以骁说,写得很有水平。

    这样的一个能耐人,进了工部,就在董尚书的麾下,做他的左膀右臂,只要李三揭有心观察、谋算,未必不能探查出些什么来。

    对李三揭而言,此事只是“了解”一下上峰。

    而对温宴来说,也就是中间传个话。

    又没有任何时限,不用着急做事,哪怕没有成果,也没有惩罚。

    正如冯婕妤所说的,都是包赚不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