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乌俱乐部文学世界>网游小说>大明正统14年 > 第五十八章 黄河之难
    北方粮食平均亩产在二至三石,而南方粮食平均亩产在三石以上。甚至有些地方有七八石的产量。

    但是如果品读中国地图,就会发现一件事情,大明控制所有平原面积,最大的还是黄淮海平原,也可以称为华北平原。

    长江中下游平原,再加上成都平原,珠江三角洲,已经零零星星的平原加起来。与整个黄淮海平原面积相差不多。

    也就说,只要这一大片土地能做好农田水利。清除一切农业生产的灾害,比如蝗灾,水灾,旱灾,等等。

    那么整个北方爆发出的农业产能,或许比不上南方,但是绝对能比得上江南一带的。

    但是这是一个大工程。

    而这个大工程的核心要点,就是黄河治理。

    怎么样治理黄河,能不能一劳永逸的治理黄河?这关系到下面的事情怎么办。

    朱祁镇骨子里其实有一种好大喜功的性子的。

    这里有很多问题,朱祁镇还没有搞明白,单单是因为这个他就不想轻易动手。更不要说此时瓦剌咄咄逼人了。

    他很清楚,曹鼐即便是黄河上兴起大工,也不过是从北邙山下游到黄河出海口,重修河堤,改造成内堤,外堤。遥堤,以束水攻沙之法,将黄河河堤给返修一遍。

    这依然是一个大工程,非数百万两白银不可。

    但是这依然改变不了黄河夺淮造成水势不畅。即便是黄河能保证今后不决堤,淮河流域水情问题,也是解决不了的。

    想解决的话,黄河已经是地上悬河了,再黄河旧址之上,不管怎么修剪,都改变不了地上悬河的趋势。

    如果让黄河改道,然后再加以束水攻沙之法,能不能维持住一百多年黄河不泛滥。

    北宋年间的一件事情。黄河决堤北宋朝廷想开六塔河将黄河水引回故道。朱祁镇已经暗中揣摩欧阳修的文章好长一段时间,也收集了北宋时期很多大臣关于河议的文章。

    他深刻感受到一件事情,用儒臣治河,的确不是优待儒臣之道,更不是优待国家之道。宋仁宗时期可以说名臣星列,朱祁镇以为当事大臣之能,未必弱于三杨。

    但是结果搞出了什么事情。

    如此先鉴在前。即便有人在朱祁镇面前说,开新河以安河患,朱祁镇第一个想的就是不相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