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啊,你是咱们大清的巴图鲁,这朝廷离了你是不能行滴。

    朕看了,这个追债的活儿别人都办不了,就是该你上。

    你是朕膝下唯一的郡王,通身上下都散发着王者之气,同时也是皇阿玛最倚重的长子,除了你旁人没有这个魄力。

    朕都听说了,你在京中把老八、老九、老十和十四都弄得很服帖,你外祖一家也支持你,说明你能聚拢人心也很有能力。

    既然你是一个如此有能耐的人,能为旁人所不为,就应该身上担负更多的责任。

    所以……老大,不要大意地带着你的人去讨债吧。

    你的这份功绩,朕会修成史书,叫后来人都铭记你的贡献。

    若是能办得又快又好,皇阿玛就赏你一个大大的恩典。

    直郡王被康熙忽悠冲昏了头,虽然知道这事难弄,但“大大的恩典”五个字一出现,便叫直郡王心思活动起来。

    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,皇阿玛这是想让他更进一步,成为能跟太子抗衡的直亲王。

    就算这会子当不成亲王,叫皇阿玛觉得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,能在皇阿玛心中盖过太子也是好的。

    这么多年了,直郡王可一直都盼着有这么一天呢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直郡王便将此事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直郡王原本觉得,收债这事虽然不好办,但也不至于太难。

    一则是他觉得自己才干能耐并不在太子之下,也是时候该表现表现了。

    二则是他觉得自己在京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,这京城里头除了皇阿玛和太子之外就数着他了,想来大家都会给他几分面子。

    三则是因着他觉得但凡那些欠债的人要点脸,就该在收债时候赶紧想办法凑足了银子还了,况且他也不是替自己收债,而是替皇阿玛和国库收银子。

    可等到真正收债的时候,直郡王才发现压根儿不是这么回事。讨债的不是大爷,欠债的才是大爷。

    官员和宗亲们借的银钱都不少,大多数人一笔是拿不出来的,即便拿出来还债也是也要出一大笔血的,是而几乎所有人都在在观望,等着那些借钱借最多的人先把钱还了,比如曹家,比如太子,比如直郡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