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件事不得不提一下,孙阁老在发动偷袭耀州之战时,🙀在右屯给准备发动进攻的明军囤积了30万石军粮。眼下明军打了败仗,右屯和后金之间只有一道三岔河,可以说是在后金眼皮底下。一旦冬天三岔河封冻,后金军抬脚就能冲过来。
高🄲🁢第撤锦、右,锦🄫🀢⚇右粮屯通判金启倧、宁🔖🀤⚗前兵备道袁崇焕坚决反对。调门唱得比谁都高:“兵法有进无退”。
文化人坏起来那是蔫坏蔫坏的,明明军队在锦右一线根本没有合格的堡垒当乌龟壳,而袁崇焕本人又是长期在关外工作,对这些情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,而“凭坚城、用大炮”就📑🚌是袁崇焕自己提出来的,现在袁崇焕却高调宣扬要让锦右明军“兵法有进无退”,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,高第就算要强撤锦、右,也不能说袁崇焕的“兵法有进无退”有什么不对。
一番扯皮之下,几个月过去了,最后🐁☣🁏锦、右一线的军队,撤⚄了,右🍳屯的粮食,没撤兵法有进无退?!
高第有没下达撤粮的命令?有。
粮食撤下来没有?没有。
高第下了撤粮的命令,粮食却没撤下来,到底什🖜📞么原因,是不🎭🔓是☶兵法让军粮有进无退,就得找负责撤粮的人。
负责撤粮的锦右粮屯通判金启倧哪去了?宁远⛷🟆🚺之战中亲自点炮,被🍳红夷大炮的后坐力给震死了,死无对证了。
于是,右屯30万石军粮就象个果🜗🂎体美女躺在野猪皮的眼皮底下,摆明了👌引诱👜野猪皮犯错误。
而这个时候的野猪皮,正为自己的地盘连年饥荒,粮食卖毒品价的局面发愁呢,眼前就有🖧🔾30万石军粮,于是野猪皮毫不犹豫地扑了上来。
这一战之后,袁崇焕是这么说的:
“……自去秋河上遂观我之虚实,🜗🂎故倾巢入犯,视蕞尔之宁远如机上肉。至兵过锦右一带,彼不知臣先行撤入,而谓我畏而先逃,故一往无复顾忌,直抵宁远城下。臣又偃旗息鼓,待之城中,若无人。彼愈而并力以攻。孰知臣之厚备而奋击也,出其意外。故措手不及而败……”
好一个“彼不知臣先行撤入”,之前🐁☣🁏的“兵法有进无退”哪去🎭🔓了?
ok,这事暂且放过,就算是袁兵备让锦、右一线的兵“先行撤入”,🕩🌔那👌右屯的粮食为什么不“先行撤入”?
要知道,“诱敌深入”的干活,要做的头件事,就是坚壁清野,不能让敌军在我方的地盘上获得粮食和补给,只有这样,才能拉长敌方的补给线,才有机♢🍻会集中兵力,各个击🍿破。后面的宁锦“大捷”先不说,眼前的宁远“大捷”,野猪皮一出兵,就把右🝄屯的军粮给抢了大量军粮就囤积在最前线这是哪门子的“先行撤入”?
话说🄝⚌,辽东这几年粮食卖毒品价,野猪皮虽🟈🛇🚒说一出兵就抢了右屯的30万石军粮,却还是不满足。
算一下,这30万石粮食似乎有点不够:
一石,按120斤计算,这30万石,就是3600万斤,那年头后金粮食稀缺,得省着点吃,每人每天吃1斤,后金诸申人口不到30万,按30万计,每天得吃掉大约30万斤,这3600/30,大约能吃120天,差不多能对付四个月,如果勒紧裤腰带喝大锅清水汤,勉强能对付半年,加上辽东本地产出,再到蒙古人那边抢点牲畜杀🚃🐬了吃肉,还得挖野菜树皮草根才能对付一年。
不是说女真人是渔猎民族吗?他们不是能捕鱼打猎么?对不起,这事得问野猪皮,他建立的八旗既不是游牧民族,也不是渔猎民族,是将门的少数民族版本,以前的游牧的蒙古人,渔猎的建州女真海西☺女真野人女真全被他奴化为八旗,成了他的家奴,既没法渔猎♘,也没法游牧,而且还没学会农耕,辽东汉民♭🛹又不甘当奴隶,激烈反抗、逃亡。